集結了全球知名攝影、影像產品生產商參展的德國科隆世界攝影及影像博覽會 2002 (Photokina 2002 - World of Imaging) 已於本年九月廿五至三十日於德國科隆舉行。香港攝影師聯網在香港百老匯器材有限公司統籌、廣州耐索公司協助之下,一起親臨德國科隆會場參與這個兩年一屆的攝影業盛事。
是次活動一行十一人,當中四位(包括筆者)是香港專業攝影師剛巧又是本網站的會員,另有四位國內攝影師及三位香港百老匯公司高層人士。其實,原定參與人數不止於此,可是部份國內攝影師因辦不到入境簽證而未能成行,委實可惜。 在九月二十五日當晚,我們一眾準時齊集香港國際機場,乘搭晚上十一時零五分起飛的航班出發;連同於德國慕尼黑轉機前往科隆的時間,飛行了超過十三小時後,在科隆再經過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在當地時間九月二十六日早上十時三十分抵達 Photokina 2002 展覽會場。才剛到步,縱然我們已帶著疲倦的身軀,還是急不及待地到場館參觀。這次科隆博覽會共設有十四個不同的展覽場館,其中第十號場館是特別為專業攝影而設的,展銷了各式各樣剛推出市場的專業攝影器材及工具。 第一天:Foveon的失望、Leaf的喜悅、Sinar 的感嘆
(pic 2)
身為專業攝影師,我們對新推出的攝影器材自然倍感興趣。當經過 Foveon Inc.攤位時,發現他們推出了一部配備該公司最新研製的 Foveon X3 CMOS 感光晶片的數碼相機 Sigma SD9。這部數碼相機於今年十月廿一日正式於市場上發售,定價為1800美元。相機內的 X3 感光晶片面積為 20.7mm x 13.8mm,像素大小為9.12um,3.34百萬像素。此感光晶片的特點是每一像素能同時記錄三原色,即紅、綠、藍三色,其秘訣是將像素厚度分為三層,於每層像素之上各加上一層紅、綠、藍三色片,據說這個設計能消除撞網 (morie) 現像,並提供真實的影像數據。連同市面上現有的 F18 感光晶片,Foveon現時只生產兩種不同大小的感光晶片,其中 F18 感光晶片面積較 X3 的小,只有 6.4mm x 4.8mm ,1.37百萬 像素。現場的公司代表表示,直到目前為止他們未有計劃生產面積 36mm x 24mm 或更大的感光晶片。新 Foveon X3 的研製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概念,但晶片面積太細了,怎能滿足我們一班專業攝影師的要求呢!真令人失望。
 |  | Pic 3 | Pic 4 |
另一款吸引著我們目光的新產品,就是 Leaf Valeo 6 及Leaf Valeo 11數碼相機背。Leaf Valeo 6 是 Leaf C-Most 的前身,採用了Leaf自行研製的CMOS感光晶片,但其連續拍攝的下載速度卻得到提升;至於 Leaf Valeo 11 則擁有一仟一百萬像素的CCD感光晶片。Valeo 6 和Valeo 11的外型完全一樣,同是使用最新的Leaf Capture V8電腦軟件操作,Valeo 6的動態範圍是14 bit,而Valeo 11的則為16 bit 。這兩部專業數碼背的最大強項是便於攜帶,輕巧的配件安裝於相機底部,除為數碼背提供電源外,還有 5 GB的儲存空間,使用家可用Leaf Valeo 6 於戶外環境下拍攝超過300個影像,或以 Leaf Valeo 11 拍攝超過 200 個影像。用家又可以透過任何品牌的袋裝電腦 (Pocket PC) 即時觀看拍攝影像,對現職專業攝影師而言,這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設計,方便攝影師即時於客戶面前展示拍攝效果,並作出拍攝上的修正決定。另外,這系列數碼背還備有多種配件,讓 Pocket PC 可以安置於相機旁邊或附於腰帶上,以便進行戶外拍攝。
 |  | Pic 5 | Pic 6 |
在展覽會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專業攝影用具,如Boncolor (布朗) 閃燈的最新產品Para,它是一把由二十四枝骨支撐著的巨傘,有直徑2.2米及3.3米兩款以供選擇。筆者發覺這把巨傘除可提供大面積的平均光源外,光線柔和明亮,模特兒受光後仍能保持十分理想的高光位。場館內另一參展商Briese,亦有同類的巨傘閃燈展出,且有六款直徑由2.3呎至10.8呎大小不同的型號以供選擇,而其光源可隨時交替輸出閃光及HMI。據現場Briese公司代表透露,他們這款巨傘的設計已取得專利,所以其他品牌生產同類產品均屬侵權。不過上述消息未經證實,如若屬實,未知布朗公司能否順利將巨傘推出市場。其他實用的設備有 California Sunbounce 公司出品的,用來控制反光亮度,柔和光源,便於裝拆攜帶的 Light Panel,我亦忍不住手,花了數千港幣,從Photokina 搬了四塊回港呢!
最令我感到讚嘆的可算是擁有最高解像度 Kodak KAF 22000CE CCD 感光晶片的 Sinar 全新 54 數碼背系列。該塊 Kodak KAF 22000CE CCD 感晶片是由 Kodak 公司所研製,而Sinar 獨享一年使用權。晶片的面積為 49mm x 36.7mm,像素大小是9 um, 5440 x 4080,相等於二仟二百萬像素大小;影像可儲存為 66M Tiff檔案;其動態範圍為 14 bit;感光速度由25至200。若日後能配合其系內 Marcoscan 的配件使用,其質素定能超越 4" x 5"菲林。縱然 54 系列解像度高,但試用時,我發現每個一閃影像的下載速度需時六至七秒,對於不少專業攝影師,尤其是時裝攝影師來說,實在是不能接受。現場的Sinar 代表亦深明這個問題,聲言廠方會盡力減低影像的下載時間。Sinar 54 系列共有 S 及 H 兩款,其中 54S 只俱一閃功能,定價為 24000 美元; 而 54H 則俱備一閃、四閃及十六閃功能,定價為 36000美元。就現場示範來看,我很難察覺到 morie 現象,解像度十分之高,唯獨色彩質素未如理想,可能是 LCD 顯示屏未作調較所致。Sinar 54 系列採用光纖專線輸出資料,到明年初更會升級為火線 (IEEE1394)。我對 Sinar 能作出如此巨大的投資感到欣慰驚喜,可有效地提高影像質素,並逼使其他製造廠加快提升其產品的競爭能力,但奈何以現在的電腦運算速度而言,根本不足以應付其十六閃的要求。另外,香港目前還未有 Sinar 數碼產品代理商,所以若果有興趣做代理的話,不妨主動聯絡Sinar 廠方商討詳情。
 |  | Pic 10 | Pic 11 |
走走看看,午餐時候到了,可是,場館附近只有特硬麵包、香腸一類的快餐出售,結果在苦無選擇之下,我們德國之行的第一頓午餐就只有草草吃過便算。到了晚餐時候,我們帶著疲憊的身軀,一起到位於科隆大教堂旁的餐館品嚐正宗德國鹹豬手。這客德國鹹豬手相當龐大,看似美味,實是「肥美」;味濃肉老,滿口皆油。我們一邊努力「品嚐」著這傢伙,只好一邊埋怨自己沒有帶備即食麵。 第二天:Hasselblad、Rollie、Kodak 新一代相機功能全面睇
 |  | Pic 12 | Pic 13 |
這天我們追尋 Hasselblad 最新推出的自動對焦相機系統 Hasselblad H1。它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嬌小玲瓏,而灰色的機身亦相當時尚,但離開了專業的黑色,卻嫌有點看不慣。H1的機身是由精綱鑄造,內裡則以堅固的鋁輕金屬為核心,拿上手相當輕巧。此外,其功能別具心思,除了基本的自動曝光及自動對焦系統外,在相機頂端更裝設了相當於35mm 相機的內置閃燈及內置閃燈測光功能,可以測量如影室常用的非TTL閃燈。鏡頭的內置光圈及中央電子快門不單能減低相機的震盪程度,令影像保持清晰;若結合閃燈使用,快門速度更可高達1/800 秒。H1的菲林背可兼容 120 及 220 菲林;又可以配合其他專業數碼背使用。若菲林印上電腦條碼,相機的菲林感光速度便可以自動調較;相機亦可以將不同的資料,如曝光數據,或自訂資料,如攝影師姓名、版權記號等列印於菲林的邊緣位置。全新設計的 HC 鏡頭由富士公司製造,該鏡頭接環屬全新設計;另據現場的公司代表表示,Hasselblad 日後將會設計特別的接環,使現有的 CF 及 FE 系列鏡頭可以配合 H1 相機使用,但與此同時其功能卻會大打折扣。Hasselblad 摒棄了其傳統鏡頭光圈外置的設計,改為由機身控制的內置光圈,令操作更形簡便。相機手感輕盈,對焦快、靜、準,但美中不足的是快門稍重及嘈吵,這似乎是 Hasselblad 特意保留下來的傳統特性。
 |  | Pic 14 | Pic 15 |
另一部吸引著我的相機是 Rollie 6008 AF 自動對焦相機。外型跟手動相機 6008 完全一樣的 Rollie 6008 AF 是當今片幅最大的的自動對焦相機。它的菲林背可兼容120 及 220 菲林;若使用 645 長方度菲林背時,菲林背更可以單獨旋轉而無須轉動整部相機,設計可謂十分周全。Schneider 特別為它設計了三款全新的自動對焦鏡頭,分別是 80mm、180mm、60-140mm。全新設計的鏡頭內置光圈及對焦推動馬達,亦外置手動光圈環,快門由 30秒至1/1000 秒;用家可於相機手柄和底部的綠色按鈕對焦及按下快門。Rollie 6008 AF 相機可以支援 6000 系統內的所有鏡頭及配件,亦可配合其他專業數碼背使用。事實上,Rollie 6008 AF 的設計相當完善,對焦屏光亮、自動對焦快速、寧靜又準確,但美中不足的是機身略嫌重了一點。
Kodak 於展覽會上亦推出了最新一代的專業數碼相機 Kodak DCS Pro 14n ,它的像素值高達一仟四百萬,採用了 CMOS 感光晶片,其面積為 36mm x 24mm;感光速度由80至800;可作每秒三格的連續拍攝,最高可連續拍攝八幅相片,據現場代表透露,廠方可以為有需要的用家把連續拍攝的數量提升至十六幅相片;而所有影像可以 Kodak RAW 或 ERI-JPEG 格式儲存;而其軟件可以配合 Window 2000、XP 及 MAC OS9 軟件操作使用。它的火線輸出速度更聲稱較一般正常速度高出四倍之多。這部數碼相機的機身是來自 Nikon 的產品,拿上手十分輕巧,而且可以配合所有Nikon 的鏡頭及閃燈系統使用。由於Kodak 公司未有於現場提供樣版相片,所以未知相機的拍攝質素如何,但其對焦相當快速及準確。在市場上價格估計約為5500歐元。
第三天:全新Canon 1Ds專業級數碼背、Hensel Flash Link Remote Control System
萬眾期待的Canon 1Ds設計跟舊有的1D相同,擁有相等於 35mm 單鏡反光相機的拍攝範圍,最高解像度可達 4064 x 2704 像素;可作每秒三格的連續拍攝,最高可連續拍攝十幅相片;快門速度由1/8000至30秒;感光速度可自訂至50。就現場的示範圖片看來, 1Ds 圖像的質素無可否認是相當之高。於 2003 年首季,它將可配合 Mac OSX 操作平台軟件使用,另有專為影室工作而設長達四點五米的火線。Canon 亦與 Phase One 達成協議, Canon 1Ds 於明年 2003 年將可使用 Phase One 的拍攝軟件操作,這使 Canon 1Ds 更趨專業。據現場 Canon 代表表示,Canon 1Ds 於歐洲的定價將較 1D 高出約 2000 美元,未知這價錢是否已包括 Phase One 的操作軟件。
另外,Hensel Studio Technik 的 Managing Director 特別為本網站介紹 Hensel 最新推出的 Flash Link Remote Control System,但目前它只可以配合 TRIA 3000 SA 電源箱使用。這個新的 Flash Link 系統是一個雙向的無線電系統,系統的每個模組(module)分別代表接收器及傳送器。透過控制不同的頻道,可以產生三個不同的工作群組,與此同時RF 模組中 LED 的三種顏色,即紅黃綠三色,亦可以分別出來。每個頻道可以操控多達十個電源箱,而每個電源箱均編有個別的 ID 號碼。若配合電腦軟件使用,系統可以獨立控制或更改閃燈的能量輸出。它於戶外的可操控範圍最高可達200米,室內則為70米左右。事實上,這個系統有如攝影助手一樣,令攝影師只須安坐電腦旁邊,已經可以操控影室內的閃燈設備,節省不少時間。在不久的將來 Hensel 更會將 Flash Link Remote Control System 應用到全線TRIA 及 Vela 兩個系列的電源箱當中,並且可以配合 MacOSX 操作系統使用。
除了專業攝影機器材外,許多數碼相機生產商亦趁著這個展覽會推出新的玩樂型數碼相機。Fuji Fine Pix M603 正是其中之一,它採用了富士第三代起級 CCD 感光晶片,經處理後的影像可達六百零三萬像素;又有以超薄作賣點的 Casio Exilim Ex-S2 數碼相機,其機身厚度只有11.3mm,像素達二百萬;還有 Canon 最新的 G3 及 V3數碼相機。G3 有四百萬像素,V3 則有三百萬素。這兩款相機均使用了Canon 最新的Digic影像處理器,大大提高了影像的運算速度。另外,不得不提的是 Canon V3,它的外型跟 V2 完全相同,但卻擁有三百萬像素及九區對焦,令拍出來的影像更加清晰;不過 Canon在推出V2四個多月即推出功能更加完備的 V3,對 V2 用家來說實有點不是味兒。
第四、五、六天:意外驚喜
 |  | Pic 22 | Pic 23 |
參觀Photokina 2002博覽會的行程完結之後,我們遊覽了科隆當地及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不少名勝,其中包括科隆大教堂、荷蘭風車村及古堡等。一班攝影發燒友難得一起外遊,當然不會放過任何影靚相的機會。我們甚至為了捕捉日落的美景而要求將晚飯時間延遲呢!到了深夜,我們興之所至,決定拿著相機,冒著寒風拍攝夜空繁星;期間,竟給其中一位團友Lawrence拍到難得一見的流星,可算是旅程中的一個意外收獲。 第七天:參觀Hensel廠房,親身與當地攝影師交流
回到德國,我們得到Hensel Studio Technik的Managing Director Mr Joaschin Renschke親自接待,參觀他們的廠房。我們在了解他們產品的研究、製造及測試的同時,他們也努力了解我們的需要。其後,我們在Hensel協助安排下,參觀了一所規模龐大的影樓,可是基於保密理由,我們只參觀了其中十四個較細的影室,但已夠給我們嚇壞了。就眼前所見,十四個影室全部採用Sinar 600萬像素的數碼背。那裡的攝影師每天通過內部互聯網絡安排工作,影室的整個流程,由準備攝影開始至完成印刷品,均完全數碼化;色彩管理更是不會或缺的。期間,我與一位女攝影師 Sandra 交流之下,得知原來這個影室的攝影師中有三成是女攝影師,所以,各位有志從事攝影的女士們,請不要灰心啊! 遊樂過後,又是午餐的時候。在陽光下,能與一班志同道合的知己一邊暢飲,一邊享用美食,單是氣氛己叫人難忘不已。 
第八天:窺探拍攝 Benz 汽車的秘密
 |  | Pic 28 | Pic 29 |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天我們來到以拍攝汽車、人物及產品為主的德國著名攝影師Elmar Hahn的影樓參觀。他的影樓規模雖小,但也有五層樓之多。與其說是參觀他的影樓,倒不如說是觀摩他的製作中心來得加合適。他由攝影、菲林沖洗、電腦製作至輸出等均由他一手包辦,單是他那本輸出收費目錄書,已比香港首十間著名沖印公司的收費目錄加起來還要厚得多。 之後,我們特地來到一間位於 Benz 汽車廠隔鄰,專業拍攝 Benz 汽車的影室觀摩。進入影室前,參觀人士必須放下所有拍攝器材,並須簽署保密協議書向他們承諾不會將所見所聞向他人透露,保密工作非常嚴格。事實上,他們所用的高質素設備實在令我們大開眼界,而能夠跟他們的攝影師親身交流心得,更是難能可貴。 猶得我們的旅程是由德國鹹豬手、硬麵包開始,來到行程的尾聲,巧合地同樣以鹹豬手、熱狗麵包來結束。在最後一夜,晚餐又是德國鹹豬手。不過,這次用了燒烤的方法烹調,看上去並不突出,但在手起刀落之際,即時傳來陣陣肉香,看著熱騰騰的輕煙,已令人垂涎三尺,其嫩滑的肉質,濃郁的肉汁,更令我回味無窮,能夠在德國見識到馳名的德國鹹豬手,真的不枉此行。經過了十天緊密豐富的行程,臨上機前,我們在機場附近還享用了德國之行的最後一頓午餐──沒選擇下買來的熱狗。
 |  | Pic 30 | Pic 31 |
後記: 在旅程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在Photokina 2002場館自由進出,搜集第一手資料並即時於本網站發放,實要多謝《攝影世界》出版社為我們安排有關證件;同時,還要感謝百老匯器材有限公司的適心安排,讓我們經歷了一個難忘而充實的旅程。 圖註: pic1: Photokina 2002 博覽會場位置圖,黃色部份為場館九、十 pic2: Foveon X3 感光晶片 pic3: Leaf Valeo 11 及其可攜裝置 pic4: Leaf Valeo 系的轉接裝置 pic5: Boncolor 的 Para 巨傘 pic6: California Sunbounce 出品的 Light Panel pic7: Sinar 54H 核心感光晶片 pic8: Sinar 的 Marcoscan 系統裝置 pic9: 本網站會員 Lawrence 仔細地檢視拍攝圖像 pic10: 德國之旅第一餐--價值港幣四十多元的特硬麵包配香腸快餐 pic11: 旅程中第一頓晚餐--過份肥美的德國鹹豬手 pic12: 解剖 Hasselblad H1 pic13: Hasselblad H1 及其電池 pic 14: Rollie 6008 AF 的可旋轉 645 菲林背 pic15: 本網站會員 Charanis Chiu 親身試用 Rollie 6008 AF 相機 pic16: 現場工作人員為我們解構 Kodak DCS Pro 14n pic17: Canon 1Ds pic18: Hensel 出產的 Flash Link Remote Control System 及TRIA 3000 SA 電源箱 pic19: Fuji Fine Pix M603 數碼相機 pic20: Casio Exilim Ex-S2 超薄型數碼相機的全貌 pic21: Canon V3 與 V2 合照 pic22: 全團十一人在荷蘭遊覽船上大合照 pic23: 攝影發燒友寒夜中捕捉到流星掠過的一刻 pic24: 得到 Hensel 的老闆 Mr Joaschin Renschke 親臨酒店接待,我們心感榮幸 pic25: Hensel 廠房中珍蕆著的第一代 Hensel 閃燈 pic26: 在Hensel 廠房中認識的女攝影師 Sandra (圖右)及其助手 pic27: 在陽光下與知己把酒言笑,連食物也顯得份外味美 pic28: 德國名攝影師 Elmar Hahn 的影室 pic29: Hahn 影樓中的其中一部份輸出裝置 pic30: 旅程中最後一頓令人回味無窮的德國鹹豬手大餐 pic31: 離開德國前的享用的最後一雙熱狗
文字:Raymond Ng 攝影:Raymond Ng、Lawrence Yu
|